課堂模式創新實踐,“雙師+融合”開新篇——北京市博文學校以變革之力繪就課堂形態新圖景
夯實根基,煥發活力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,北京市博文學校始終以創新為筆、以質量為墨,在課程建設與教師培養的道路上穩步前行。從打造 “博學多能” 課堂展示創新案例,到推行 “雙師+融合” 特色教學模式;從夯實教師專業根基,到突破傳統課程邊界,再到構建多元育人場景,學校以一系列扎實舉措,讓課堂煥發新活力,讓教育彰顯新溫度,為培養具備核心素養與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持續發力。
北京市博文學校始終將教師專業成長作為教育發展的核心引擎,通過創新性開展公開課、示范課、研究課等多元教研活動,為教師搭建起 “實踐 - 反思 - 提升” 的成長階梯。每一次課堂研磨都是對教學藝術的精益求精,每一場研討交流都是教育智慧的凝聚升華。在深耕細研的氛圍中,教師團隊的教學基本功持續夯實,教育創新思維不斷激活,不僅實現了自身專業能力的跨越式發展,更讓學生在高質量課堂中收獲知識與成長,為學校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。
步入 2025-2026 學年度,學校以敢為人先的魄力開啟教育發展新征程。教導處主動摒棄 “跟跑者” 的固有定位,在積極吸納先進教育經驗的同時,立志成為教育理念的 “思想者”、課程模式的 “寫經者” 與創新成果的 “傳經者”。學校創新性地將 “大單元四環節” 課堂理念與 “三標五環” 實戰操作深度融合,打破傳統學科壁壘,推動多學科跨界、綜合與融合的課程重構。“雙師+融合課” 不再是零星的教學嘗試,而是成為日常教學的常態形態,讓知識在跨學科的碰撞中產生新的價值,為學生構建起更具系統性與關聯性的知識體系。
學校精心打造 “博學多能” 課堂展示品牌活動,創新性提出 “跨學科、跨學段、跨年級、跨文理” 的 “四跨” 聽評課機制,打破了傳統教研的空間與學科限制。針對年輕教師占比較高的團隊特點,學校明確 “多展示、多參與、多聽課、多反思” 的成長路徑,鼓勵青年教師在實戰中錘煉本領,在交流中拓寬視野。這種開放包容的教研生態,不僅讓年輕教師的開拓精神與創新潛能得到充分釋放,更促進了不同教育理念的交融互鑒,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,形成了全員參與、共同進步的良好教研氛圍。
在“高效課堂教學模式” 的理念引領下,博文學校的課堂創新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生動景象。有的課堂打破教室圍墻,將校園變成鮮活的教學場景,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感知知識的應用價值;有的課堂推行學生自主管理模式,把課堂主動權交還學生,培養其自主探究與合作協作能力;有的課堂創新引入校外資源,邀請家長、行業專家及高年級學生參與教學,構建起開放多元的育人格局。其中,“雙師 + 融合” 課堂從初步探索到成熟落地,成為課程創新的標志性成果,教師在協同教學中收獲職業成就感,學生在多元互動中激發學習內驅力,實現了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。
北京市博文學校始終堅信,教育的本質是因材施教,課程的生命力在于持續創新。由于學生稟賦、學科特性的差異,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模式,唯有立足實際、勇于探索,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育人路徑。學校堅持選派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教學競賽,在比拼中錘煉隊伍、涌現骨干,以專業力量推動教育質量不斷提升。未來,博文學校將繼續以創新為帆、以質量為舵,深耕課程改革,探索教育新路徑,為培養具備核心素養與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,書寫屬于博文的教育華章。
【報名信息】
免費電話:400-8080-302
聯系人:歐陽老師 手機:17310788597 微信:Anne8597
江老師 手機:18017921033 微信:jiangyue2046
來源: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:http://m.meishankaisuo.com/bowen/dongtai/4697.html
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電子郵箱:jiangyue2012@qq.com